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一品小说网 www.yipinzongshi.com,倾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(表达情意的意思,o(n_n)o~)

    长生抬眼看了自己的主子一眼,见他一脸深沉,丝毫看不出喜怒来,心下有些着急。

    自从进入四月以来,西南地区出现怪病的传闻就已经传到了京城,只因朝堂之上最为关注的是收复邻国侵吞天邺王朝的国土,再加上呈上来的简报语意未详,众人皆以为西南像往常一样,又出现了灾情,只是适当的拨了一些款项,让当地官员自救。

    西南地区,距离京城有千里之远,谁料想这一道皇命下来,意思就完全变了,当地的老百姓只知道,天邺王朝的皇帝荒淫无度,大肆铺张的给皇子们选妃,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,一时间怨声载道,烧杀抢掠大肆盛行。

    正在这时,以当地纪氏和程氏两大巨商为首的富商们,慷慨捐出大量的粮食和药材,帮老百姓们解决了燃眉之急,只是这纪氏和程氏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,居然用当地百姓卖身三年的文契作为交换条件,虽然这件事有些匪夷所思,但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朋友和邻居一个个都萎靡不振,生命迹象越来越弱,而朝廷又不管不顾,别说是签三年文契了,就是签死契,只要有口饭吃,他们都愿意,一时间之间,西南地区的老百姓,只要是自由之身,家境又不好的人家,都签下了三年卖身契,有的全家都签了,不为别的,就是为了每个月可以多领到一份口粮。而这些签了文契的老百姓,并不是白吃饭的,而是按照村落的远近,都让人挑头管理了起来,什么时候做什么活,都是有条有理的。

    起初。老百姓还害怕这样做只不过是富商们想博取好名声,给自己一两次吃食,等到了粮食出产的季节,就不会再管他们了,谁知道每个月固定的日子,就会有专人负责分发粮食和一些成品药,从来都没有拖欠过,再加上老百姓的病症慢慢得到了控制,西南地区竟然也呈现了稳定的局面。

    当地官员自是要将这顶高帽子带到朝廷头上,直接上表将当今天子恩泽天下。解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功绩说了个天花乱坠,更代表当地百姓,向弘帝表示最崇敬的感恩之心。

    弘帝一高兴。将当地官员普升一级,以示嘉奖。

    西南地区的问题就这么悄莫声息的解决了,邻国的粮草也早就准备好了,只是金萨国与天邺王朝却又生了嫌隙。原因无它,就是弘帝即位多年以来。疑心越来越重,老是害怕有人夺自己手中的权利,太子立下多年,却从未给他真正的实权,每日跟着上朝下朝,然后代表弘帝批阅一些无关紧要的奏折。

    近日。太子接到暗报,说是拥有天邺王朝最多书院和涉及商道的文家,跟金萨国的世代功勋文家大有干连。估计这么多年来,文家的迅速崛起跟金萨国也有密切牵连。太子殿下接到这个暗报后,一直坐卧不安,连夜觐见了弘帝,不敢隐瞒半分。起先弘帝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,后来召集朝中重臣前来商榷。又派人暗中查访,这才知道是一场误会,天下文姓之人多了,哪能就这么凑巧呢。而且这文家要是跟金萨国的文家有关联,又为何不在金萨国大力发展书院事业,反而要将精力和财力花在天邺王朝的百姓身上呢?

    经此一事,弘帝觉得太子殿下做事太急躁、不够稳重,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识人的能力,命其在家闭门思过一个月,好好反省一番。

    另一面,弘帝觉得文家这么多年来,虽然兴建了很多书院,将官学和宗学的生源抢去了不少,但到底是为朝廷培养人才,而且文家行事低调,从来不因为培养了这么多人才而恃宠而骄,更不曾传出藐视朝廷的闲言碎语,更重要的是,文家在庙堂之上没有位高权重的官员,充其量也就是几个地方小官,不足为惧。因此,弘帝还特意颁发了一道对文家嘉奖的圣旨,并御赐了亲笔书写的“民间第一书院”的匾额,一时间,引得各地学子更加推崇文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书院。

    如今,令宗泽翰头疼的是,自己马上就要去全国巡游了,这一去就是小半年,可是自己与林倾宸那个小丫头之间,却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,人家还老神在在的窝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绣花呢。

    较之以前铺子刚开业时,林倾宸还经常出府,他寻着各种各样的借口还能见上一面,只是自从上一次将她从那个商铺救出来后,却感觉那丫头老是躲着她,也许之前就开始躲起来了,只是他不承认罢了。

    这么多年,心里装载着父王倾尽毕生也要完成的宏伟大业,无暇顾及自己身边的事,好不容易有一个让自己牵动神思的女子,不想就这么错过了。虽说成就大事者,不能让儿女私情来左右自己的情绪,可是身边要是有个能懂自己知自己的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